民族團結 | 王淑清:奏響《民族團結一家親》
“中華兒女同根同源,各族人民兄弟相親相愛,交流交往交融互幫,手足情深相互離不開……”在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區,經常傳出激昂嘹亮的歌聲,一首由該社區黨委集體創作的歌曲《民族團結一家親》被廣泛傳唱。
陣陣歌聲中,丹英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王淑清的聲音格外響亮。多年來,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引導社區各民族群眾攜手共進,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深走實。
“我們社區由漢族、朝鮮族、回族、滿族、藏族、瑤族、錫伯族和景頗族九個民族組成,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說起丹英社區的民族組成情況,王淑清如數家珍。從事社區工作20年來,王淑清不斷探索如何才能做到讓民族工作有形有感有效。
作為社區黨委書記,她堅持把學習好宣傳好黨的民族工作理論政策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她組建“紅色北山”理論宣講團,實行“點單式”服務,針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黨員和群眾,開展“上門送學”和“炕頭微課堂”活動。宣講員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和“小故事”來講述“大道理”,在潛移默化中讓各族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王淑清經常說,服務好居民是她的職責,解決好各族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是民族團結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社區外出務工人員多,空巢老人、留守兒童逐年增多的現狀,王淑清依托“弘樂”養老服務中心、蒲公英之家等暖心家園載體,聯合社區志愿者,廣泛開展“愛在你我手中”黃絲帶、“關愛老人一卡通”等活動,筑起居家養老護幼新陣地。
針對失業人員、殘疾人等就業困難的特殊群體,王淑清找項目、找場所、找資金、送技術,先后安置下崗失業人員一百多人。丹英社區先后與 7 個單位和駐延部隊結成共駐共建單位,建立“民族團結教育”等 5個共建基地。通過開展“五個一”活動,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牽線 “代理親人”,使各族居民互幫互助親如一家。
在王淑清的帶領下,丹英社區各民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大家安居樂業,共同生活在溫馨美好的和諧家園。“作為基層的社區書記,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是我工作的根本遵循,帶領轄區各族群眾實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我的畢生追求。”王淑清的話語擲地有聲。
陣陣歌聲中,丹英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王淑清的聲音格外響亮。多年來,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引導社區各民族群眾攜手共進,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深走實。
“我們社區由漢族、朝鮮族、回族、滿族、藏族、瑤族、錫伯族和景頗族九個民族組成,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說起丹英社區的民族組成情況,王淑清如數家珍。從事社區工作20年來,王淑清不斷探索如何才能做到讓民族工作有形有感有效。
作為社區黨委書記,她堅持把學習好宣傳好黨的民族工作理論政策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她組建“紅色北山”理論宣講團,實行“點單式”服務,針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黨員和群眾,開展“上門送學”和“炕頭微課堂”活動。宣講員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和“小故事”來講述“大道理”,在潛移默化中讓各族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針對失業人員、殘疾人等就業困難的特殊群體,王淑清找項目、找場所、找資金、送技術,先后安置下崗失業人員一百多人。丹英社區先后與 7 個單位和駐延部隊結成共駐共建單位,建立“民族團結教育”等 5個共建基地。通過開展“五個一”活動,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牽線 “代理親人”,使各族居民互幫互助親如一家。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